“午餐肉”是怎么来的?这种“罐头食品”,到底健不健康?

“午餐肉”是怎么来的?这种“罐头食品”,到底健不健康?

但今天它所泛指的,还是用(

猪、牛、鸡等

)肉、

淀粉

制成的“罐头食品”。

在市面上,一罐

200克(4两)

的午餐肉,正常售价也要在

10元钱

左右,细算下来,甚至还不如“新鲜肉”来得实在。

纵然性价比一般,但它独特的风味与食用方式,还是让许多吃货为之倾倒:

炒菜、沙拉、夹面包、涮火锅

,甚至还可以

直接吃

即便再不如“鲜肉”,但它依然称得上是美食。

其实最早期的午餐肉,是用

“纯猪肉”

做的,并不含一丝一毫的淀粉,它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第一个正式品牌叫

“SPAM”

就是下面这货:

虽然货真价实,但也出现了尴尬的情况:

在那个经济萧条的年代中,

很多人都穷的买不起新鲜肉

,而稍微有点钱的,宁可少吃些鲜肉,也不愿意买这种二次加工的“纯肉罐头”。

所以“午餐肉”最初的销量,可以说是极其惨淡

——哪怕“含肉量100%”。

二战“专供”食品

真正的转折点,还是在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之后,这种

保质期长,运输成本低

的“午餐肉罐头”,顺其自然的,

“SPAM”就成了一线士兵们的战地食品

近乎饱和的生产量,也是让他们一度“吃到吐”

,甚至会用来擦军靴、垫桌脚、搭建工事防御等,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所以在之后的时间里,

但凡是美国士兵所到之地,皆有“午餐肉罐头”的身影

最经典的,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

“朝鲜战争(韩国与朝鲜的军事冲突)”

结束之后,韩国国内的物资极其匮乏,别说肉了,很多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所以当地民众为了生计,便会去美军驻扎地附近,翻找将其吃剩的食物,再拿回来与

豆腐、泡菜

一起煮炖了,这就是后来被奉为韩国国民美食的

“部队锅”

而其中,

美军丢弃的午餐肉,就是最常见、且珍贵之物

,甚至一罐完好的午餐肉,可以直接拿来兑换

油、米、蔬菜

等食品。

所以说它是

由“战争、经济衰败”所衍生的意外产物

,一点都不为过。

午餐肉健康吗?

其实“午餐肉罐头”通常是“

先密封后加热”

也有直接密封熟肉

)的,它的制作工艺与包装方式,使得其完全不需要防腐剂。

但话又说回来了,市面上的午餐肉品牌,多到数不胜数,

质量、价格

更是有着天差地别,

香辛料、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

等都是常见元素。

虽说

“抛开剂量谈毒量的,都是耍无赖”

,但午餐肉终究是属于

“加工肉类”

,还是无法与鲜肉比拟,所以拿来适当佐餐也是可以的,

但不建议长期的、大量的食用

至于最后如何定夺,还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了。

·END·

本文由@轻肥食谱原创,专注美食多年,欢迎关注,带给您更多精彩。#午餐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