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米亚控制着黑海海权。
• 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不仅是矿产资源区,还是俄语居民密集地带。
• 东部工业区一旦稳定下来,就能为俄罗斯南部提供后方纵深。
你可能觉得这只是战争的副产品,但俄罗斯国内却有人喊出新叙事:这是对历史俄罗斯疆域的恢复。这不是我说的,是普京2023年12月在联邦会议上讲的。
更别说国内政治这层。
战争会推动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反过来又是巩固权力的润滑剂。2024年俄总统大选前夕,普京的支持率一度回升至80%以上(来源:列瓦达中心)。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战争带来的胜利红利,但其实也是执政系统对不能认输这个信号的强化。
我看了下俄国内媒体的宣传节奏,基本是一套打法:
• 强调乌克兰是纳粹政权。
• 渲染北约干涉俄内政。
• 把战争包装成保卫国家生存空间的正义之战。
这就导致一个局面:如果现在收手,不光是战略失败,更是政治风险。民众会问,那前几年死的士兵算什么?花出去的钱呢?还要不要收复俄语居民区?
所以俄罗斯干脆不再遮掩了。战争目标扩展得非常现实,甚至开始有经济维度。
比如扎波罗热地区和赫尔松,原本是乌克兰的重要农业和能源基地。一旦控制稳定,不仅补充资源,还能建立南部缓冲区。而且俄军在2024年开始转入主动模式,战术上也在变化。
我看战报里提到,俄军大量使用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对乌克兰的电力系统、雷达、弹药库进行瘫痪式打击。2024年4月,乌克兰电网受损率一度超过50%(来源:乌克兰能源部)。再加上美国一度暂停了军援,俄方的判断也变得乐观起来,认为自己可以趁势推进。
西方阵营也有问题。欧洲虽然嘴上很硬,但你看德国和法国的军火企业,交货周期越来越长。2025年初,德国国防部长还公开表示,德国的弹药库存严重不足。这种话说出来,本身就说明他们撑得也很勉强。
俄罗斯正是盯上了这个破绽。他们赌的是西方疲软后的停火窗口,一边打,一边放话说我们愿意谈判。前不久俄方提出所谓停火方案,核心条件是乌克兰承认现有领土归属、放弃加入北约。这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战争制造既成事实,再用谈判保住战果。
但乌克兰不可能接受。泽连斯基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土完整是底线。美国也不断重申,不接受以武力改变国界。
所以这个局面就卡在这了。双方都认为再撑一会儿,对自己更有利。
而我最困惑的地方在这:哪怕到了这个阶段,世界上居然还有人在讨论俄罗斯是否有意愿停战。
你问俄罗斯为什么不收手,其实更该问的是,现在这个局面,还有没有谁真想让它收手?
等下一个寒冬来临,等欧美大选焦头烂额,等舆论风向又换一拨人说乌克兰应该现实点,俄罗斯会不会趁机彻底锁定战果?
我不知道。也不确定乌克兰还能撑多久。
但我知道,如果一个国家打到占了别人20%的土地还不愿退,那它要的已经不是边界线,而是规则本身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